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 >  >> 
安筱鹏:车企要从制造商转型客户运营商 环球焦点

时间:2023-04-27 15:50:04    来源:车百智库

2023年3月31日-4月2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在京正式举行。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产业转型顾问委员会委员、阿里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信息化百人会执委 安筱鹏在4月2日举办的汽车产业数字化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以下文章根据发言内容整理。


(资料图)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产业转型顾问委员会委员、阿里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信息化百人会执委 安筱鹏

汽车的电气化、数字化还是智能化是一个技术的维度去思考问题。但是从一个企业的视角来看,当技术变革到来的时候,对企业来说重要的一个转型是如何能够从一个制造商转型成为一个客户运营商。

今天的企业去思考“我是谁”,在数字时代去重新定义自己的功能和定位,原因就在于今天数字化不仅武装了生产端、供给端,而且也把消费者武装起来了。

新消费人群的出现,如00后、90后,他们对于消费的理念和品牌的认知,跟70后、60后们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他们无网络不生活,数字空间即生活空间。他们在重新定义什么是高端汽车,什么是中端汽车,什么是低端汽车,可能跟60后、70后是不一样的。

第一,新的消费群体的出现;第二,今天人们无论是买汽车,买衣服,还是旅游,都是线上发现,线下体验;第三,人们不仅仅追求更高的质量,更高的性价比,同时也在追求参与权,社交体验和分享权是不是得到了充分的尊重,背后决策的模式发生了变化;第四,当新的消费群体的出现,消费的链路、底层逻辑发生变化,带来的结果就是产品、服务的形态、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换句话说,今天的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场景化、实时化、内容化、互动化,当新需求涌现的时候,数字技术也把这些人武装起来了,有更多的参与权、表达权和话语权,我定义为消费者主权的崛起。

对很多企业来说,就像《流量制造》这本书提到的,今天我们缺的不是用户,而是与用户的互动。所以在数字化时代,当数字化重构消费者底层逻辑的时候,一定要去思考、去重新定义“我是谁”,需要从制造商转型成为客户运营商。

什么是客户运营商?就是消费者资产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就是你能够实时洞察客户的需求,实时满足客户的需求,持续不断的提升消费者的体验。

这种体验体现为四个转变,以生产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从过去经验的决策到基于算法带来的智能决策,从基于消费者需求洞察的开始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体验,从规模化的需求到个性化需求。

当我们企业获得了一个定单之后,订单越来越个性化,需求的信息在经营管理、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制造、过程控制、产品测试、产品维护的每个环节流动。企业需要思考的是,除了数控机床、机器人之外,当汽车的订单越来越小、个性化越来越强的时候,如何提高生产效率,背后需要把正确的数据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传递给正确的机器和人,这就叫数据的自动化。

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数据个环节流动的过程中,是不是可以越来越少的人参与,这才体现出了今天智能制造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我们过去数据在企业的流动是基于纸张,我们会打电话、开会、发传真、发邮件,两个工人扯着脖子使劲喊,这些行为都在做一件事,就是如何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和执行。在数字化时代,这些是不是不需要人参与了?网络化是能不能在多个系统流动的问题,智能化的核心是能不能自动的不需要人的参与。

我们再看产品本身,如果我们把时间尺度拉得更长一些,看整个工业革命,就是两场革命,一个叫动力革命,一个叫控制革命。

动力革命,我们不去讲它。控制革命我们都知道,瓦特发明了蒸汽机,问题是发明了蒸汽机的什么东西?发明了一种设备,这种设备是控制蒸汽输出的功率,这个东西叫离心式调速器。我们也知道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发明了飞机的什么部件?核心是飞机的控制部件。

如果再讲工业4.0,今天也有西门子的领导,发起者、推动者、组织者、实践者。工业3.0就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工厂里的大规模使用,我们也讲工业互联网,有很多种概念,但是在我看来很简单,就是能够实现OT设备的控制,跟AI的融合。汽车延续了工业革命以来两个总核心,第一是动力变革,第二是控制,今天汽车如何实现智能化?核心就是控制。

我们再把时间尺度拉得更近一点,以60年来看,IT技术有重大的技术突破和创新。

上个世纪60年代的大型机、以及云计算、智能汽车、5G,这些重大的技术突破、产品创新,好像没有什么相关性,但本质上技术演进的底层逻辑是一件事情,就是软件解耦,硬件的通用化,服务的可编程。

360在60年代的核心问题是要解决过去的大型机硬件与软件死死的捆在一起,通过解耦把几万台服务器变成一台,再分发给不同用户。手机也是一样的,智能汽车也同样如此。如果说云计算是把计算资源、存储资源虚拟化再分发的话,那5G就是把移动通信资源虚拟化,然后按照需求再做一次分发,底层都是对软硬的一次解耦。

对于汽车来说,这两天大家讨论了很多,核心是从过去的多厂商、多标准、封闭式的软硬一体的ECU的控制走向软硬的解耦,形成一体化分布和集中式,按照域或者集中控制的方式,技术变革的一种方向。竞争的焦点从硬件、控制到了软件,从发动机、车身、底盘到了传感器、芯片、电池控制等。硬件也变得越来越通用化,服务变得越来越可编程。

当传感器、芯片、软件不断的安装在新汽车上的时候,不仅带来汽车功能的提升,不仅带来的消费者体验的提升,也带来了整个汽车的商业模式、运营方式、产品服务创新的一次变革。

就像有些专家这两天讨论的,当汽车的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的时候,未来可能在营销方式、生产方式上发生变革,汽车硬件的成本可能越来越低,卖的价格越来越低,未来利润越来越多的来自于软件,来自于智能驾驶,就会带来新的产品创新。

如何围绕消费者的需求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比如马斯克说过,汽车“召回”这两个字应该召回了,过去如果把车开到4S店,把刹车片换掉,今天只需要更新一套新的系统,就会实现召回的功能。

今天的保险业态也发生了变化,之前特斯拉这样的车保险很贵,自己成立了一家保险公司,基于对消费者驾驶行为的分析,提供新的保险业态和模式,费率从一个车一个价格,从过去按照年到现在按照月来制定费率,费率也比之前的低。换句话说,当车被智能化之后,围绕着车的智能化会形成很多新的业态和模式。

我们回到刚才讲的核心观点,今天的汽车带来的一次重大的变革,就是软硬解耦。没有解耦,不仅仅是汽车,是过去60年来信息通信技术严谨的基本逻辑,硬件通用化,服务可编程。遵循的经济规律是两个,一个是规模经济,一个是范围经济,只有产品规模越来越大,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成本才会越来越低,这是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人们的需求又是个性化的,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同需求,个性化的需求是通过软件,这种容易普及、容易更新、容易迭代的产品形态,去满足你的个性化需求。所谓的智能是什么?之前有领导写了本书《智能原理》,他说智能是一个主体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响应的能力。外部的环境和客户的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怎么对需求做出响应?要通过软硬解耦让硬件遵循规模经济,让软件来解决你的个性化问题,这背后是整个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逻辑,也体现在汽车越来越像IT产品一样,让变化快的软件摆脱束缚,变得更快,让硬件逐渐趋于统一,使利用率变得更高。

最后,围绕着今天整机厂商,不仅仅是一个生产制造商,应该围绕着如何实时洞察消费者需求,实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成为一个客户运营商。

阿里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一方面,围绕着自动驾驶为很多的汽车整机厂商和自动驾驶的训练提供了云计算的解决方案,即飞天智算平台。降低了70%的数据采集的需求量,节省了50%的数据存储,AI训练的效率、速度提高了10倍,仿真提高了2倍,这是在智能驾驶、无人驾驶训练方面提供的解决方案。

第二是在车间的生产环节,一汽的五大车间都实现了数字孪生的联动,90%的设备标准化数据采集,业务的智能化,以及前端性的柔性计算,6%到10%的排产精度的提升,是在制造环节去做优化。第三是去做消费者的触达和互动,或者说营销,今天汽车厂商不仅仅生产的产品只到4S店,要直接触达消费者,跟消费者形成互动,需要营销端实现端到端的数字化运营,提高用户体验,使自己从纯粹的制造商转型成为客户运营商。

想了解新能源汽车产业

点击即可了解精品研报

精品研报推荐
| | |||||
标签:

读图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