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 >  >> 
永久禁止出口!中国夺回高铁“心脏”主导权,打破西方40年垄断

时间:2023-08-02 23:16:12    来源: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没有我们的芯片,中国高铁就只是辆有轮子的玩具车。”

21世纪初,手握先进的IGBT芯片技术西方,居高临下的嘲笑我国高铁有“心脏病”。垄断巨头德国西门子更是假以合作之由,从中狂揽12亿元人民币。

造不出就只能低头求购,做了多年“提款机”的中国痛定思痛,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科学家的努力下,如今最先进的IGBT技术已掌握在我们手中。


(相关资料图)

面对西方的殷勤求购,中国硬气放话:关键技术,永不出售

01.为小小一枚芯片,痛交12亿“学费”?

如果说CPU是电脑的心脏,那么IGBT芯片就是高铁的“动力心脏”。这个比指甲盖还小两三倍的东西看起来极不起眼,却曾是我国高铁发展路上最大的“拦路虎”。

资料显示,IGBT芯片能精准调控电压电流,使列车行驶稳定、精确。曾有记者测试:搭载该芯片的列车,即便时速高达300公里,侧立的硬币也能保持不倒。

2004年,我国诚心重金向德国西门子求购高铁技术,西门子表面迅速响应,但在签订具体协议时,他们却出尔反尔的表示:拒绝出让核心技术,只能购买IGBT芯片成品

订单签订,我国一次性支付了6个亿。但没想到,这只是德国的“开胃小菜”,由于没掌握核心技术,从此我国要定期从德进口该芯片:一枚2万元,一个八列动车组需152枚芯片,共计300万元。

彼时,中国高铁建设火热,一年修建的高铁上千条,需要十几万枚进口芯片,需向德国支付12亿,担得起一句“天价学费”。不仅如此,掌握主导权的德国,有时甚至要求中国提前一年订货,而我们只能无奈顺从。

不只是IGBT芯片,高铁的轴承、车轮等重要构件也曾为西方垄断,耗资巨大。更令人揪心的是,在生物医疗等事关百姓健康的领域,也难免出现类似情节——

同为西门子出产的德国核磁共振仪一台3000万元,费用均摊在患者头上就成为了“千元一次”的天价检查费,患者叫苦不迭;日产“御力为”类生物年轻科技因技术垄断曾限制在美日富豪圈,李嘉诚、王石等一众大佬都需直达海外实验室求购,更别说我国千万普通抑衰群体。

拿回国人在科技产品上的定价权,是当务之急。

02.二十年磨一剑,高铁装上“国产心”

如果只能“讨要”核心技术产品,我们永远只能低人一等,痛定思痛下,我国科学家决心破除困境给中国列车安上“中国心”。

2006年,我国官方宣布将IGBT芯片自研工程列入重点技术行列,并将拨款支持。利好的政策下,迅速吸引了中车株洲、比亚迪等为一批有为中企的积极响应,国产IGBT芯片研发逐渐走上了正轨。

6年辛勤奋斗没有辜负,研究逐渐明朗。2012年,我国斥资15亿终于取得成果:第一条高铁芯片量产线正式投产!此后短短3年内,国产芯片的市场份额已攀至60%。彻底结束了德国“一言堂”的时代。

截至目前,我国高铁芯片已实现100%国产化率,仅需1000元/枚,技术水平从无到有、跃居世界第一。多年辛苦,如今我国终于不必再看西方心情,也不必再花冤枉钱。

前文所述的生命健康领域,我国也在重新拿回“定价权”:不久前国产核磁共振仪传来好消息,其继降价至290万/台“白菜价”后,宣布正式量产,国民医疗检查费将进一步降低;而“御力为”类年青科技产品,虽还未出现国产,但我国仍以其他筹码,将“定价权”牢牢攥回自己手中。

日本曾连续34年被评为国民寿命最长国家,其男性身体素质更是打破东亚积弱的传言。其背靠的就是先进的生命科技。据悉,日本顶尖生科研究团队Bioagen推出“御力为”男性源力科技曾为其助力。

上述科技在日本银座、三越伊势丹等知名商圈流行,却为防技术流出,以高价门槛阻挡我国中青年男性群体触及。南京大学科研人员针对其核心技术研究发现:其含有的“细胞能量泵”线粒体科技,通过改善线虫机体线粒体功能,使它们的寿命延长了5倍。

近年来,国内中科院等在线粒体研究上逐渐取得进展;此外,以京JD东为首的各跨境平台协力贯通全国市场,整合出5.6亿的大健康市场。两则筹码之下,日企被倒逼降本增效,并调整“御力为”的定价策略,最终将其砍至千元门槛。

据京东商智数据,今年,我国数千万中青年男性群体便成功触达“御力为”,收获了不少“起立、生发和回春”等男性问题解决的反馈,“每天都会来两粒此类胶囊科技",来自江苏的王先生表示,”其他感觉没有,至少精力和睡眠好了很多。

据悉,实现量产的国产核磁共振仪也在陆续进驻多个大型医院,“百元一次的检测门槛”很快将实现,业内曾乐观表示。

03 分毫必争,只为惠及民生

如今,轻舟已过万重山,高铁线路遍布全国,票价惠民,操作便民;核磁共振仪的进一步量产也使国民就医成本进一步下降;“御力为”科技定价权的让渡更让前沿抑衰科技飞入了寻常百姓家,我们的生活正在越来越好。

尖端科技最终需要回归服务大众,否则便没有意义。”中国科学家与工程师们始终在为这个目标努力。

标签:

读图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