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天(7日)下午,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上海法院数字经济司法研究及实践(嘉定)基地建设情况,并解读10起典型案例。
此次发布的10起典型案例共分为3类,分别为涉个人信息处理或利用网络侵害其他人格权,涉数据形态财产权益及市场竞争秩序保护,涉平台经营者、数据算法运用者法定义务及相关主体权益保护。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案例中,还有由江苏太仓、昆山两地法院审理的。
在昆山法院审理的张某某诉冯某某名誉权纠纷案中,原告张某某系帮扶艾滋病感染人群的志愿者,曾获得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国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张某某在某次电视节目录制中,提及自己在救助艾滋病感染者过程中遭遇职业暴露风险,需要吃艾滋病毒阻断药,导致其身心产生不良反应。
被告冯某某于2022年8月21日在抖音平台发布一则短视频,剪辑了张某某在节目中讲述自身因吃药导致身心产生不良反应的部分,但未保留张某某系因职业暴露才需要吃艾滋病毒阻断药。此外,冯某某还在短视频中配上“男子染上艾滋病,直接被同事们孤立,心中甚是抑郁”的字幕。
张某某发现后,私信冯某某要求删除视频被拒,后向抖音平台发起侵权投诉,抖音对冯某某账号发布的短视频作后台删除处理。第二天,冯某某账户再次发布恶意剪辑的短视频并且拒绝删除。据统计,上述两部短视频引起5000余人次点赞、评论、收藏、转发。因冯某某发布的视频误导观众以为是张某某感染艾滋病,导致多名网友在评论区指责张某某“私生活混乱”,而且该视频也被张某某的亲友浏览到,造成了恶劣影响。故张某某诉至法院,要求判令冯某某通过省级媒体或《人民法院报》公开道歉,在其侵权主体账号置顶公开道歉不少于十日,为自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昆山法院审理后认为,冯某某用实名认证的账户在抖音平台发布剪辑的视频并配上虚假的、具有误导性信息的文字,引发多人点赞、评论、收藏、转发,对原告名誉造成不良影响,严重侵犯了原告的名誉权,判决冯某某向原告张某某公开赔礼道歉,道歉方式为通过省级媒体或《人民法院报》刊登道歉内容,并在其实施侵权行为的抖音平台账号置顶公开道歉内容不少于十日。
据悉,自去年11月成立以来,基地以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建设为特色,着力推进三地法院涉数字经济案件适法统一,加强类案规则发掘,强化多元协同配合,推动形成更加公平公正的资源市场、交易规则、竞争秩序,切实服务保障数字经济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